6月16日12点58分,伴随着阵阵欢呼和热烈的掌声,一辆刚刚焊装完毕的汽车车身被运下生产线。这是北汽新能源完成的首台焊装车身,它标志着北汽新能源青岛基地焊装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已安装完成,主线已顺利打通。青岛基地也迎来建设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。
股份公司制造工程部罗灯远部长在下线仪式上讲道,今天的下线仪式即是一次阶段性成果检验、又是北汽新能源又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。

青岛基地张存杰副总经理代表基地经营班子对C10项目团队及供应商伙伴的付出表示了最真挚的感谢。张总表示,C10产能提升项目的顺利开展,离不开项目团队勠力同心的付出、供应商伙伴不遗余力的支持。同时强调,批量生产在即,车间上下一定要在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五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,为2017年年度目标保驾护航。

“C10车型实现了成本和性能的最佳平衡,在新能源销售市场上斩获佳绩,我们要继续在品质上下功夫,不愧对于'国民车’这个称号。”工程研究院刘国艳副院长在下线仪式上如是说。
经过仅仅4个多月的紧张建设,北汽新能源以雄厚的技术力量、杰出的人才团队和严谨的工作风格,取得焊装车间技改项目的突破性进展,再次展现了令人惊叹的“莱西速度”。从车间布局、设备、工艺等方面多方发力,全力提升自动化水平,提高制造能力,提质增效,增强竞争力。项目团队抓进度、战黑夜、赶工期,放弃了休息、放下的生活,用力顶千钧工匠之手,聚八方之力,撑起了“卫蓝智造”的钢筋铁骨。
把控项目进度,统筹协调各方资源,深入现场,牺牲节假日,将家也变成办公地点——这是项目团队的真实写照。5月份自夹具、设备进厂以来,为确保车身焊接精度,对夹具每一个定位销、基准面及每一把焊钳等均逐一排查、记录,以自己辛劳的汗水保证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。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汗水、和细微之处的严谨,保障了首台白车身的顺利下线。
根据规划,随着焊装车间的即将投用,青岛基地将在七月份满足批量生产条件,完成SOP,实现首台整车下线。青岛基地焊装车间采用国内先进电气控制标准,是莱西地区第一条先进焊装生产线。车间面积达1.2万平方米,相当于1.7个足球场大小。
本次下线的“白车身”焊点达到三千多个,需要通过6个机器人,111个夹具。规划节拍为15JPH,主线具备17-18JPH的富余产能,达产后可以达到 3-4分钟下线一台车的生产速度。焊装车间秦广利主任表示,该焊装车间采取高柔性化设计,允许2款车型共线生产,未来将达到年产6万台的产能目标 。车身关键部位及人工难操作部位由机器人完成焊接,达到更高精度的车身尺寸及更稳定的质量状态。
C10项目作为北汽新能源军令状项目,在团队全员共同努力下获得了“质量可靠、品质卓越”的赞誉。北汽新能源打造了一个精品,塑造了一支 “胶东铁军”,创造了一个新的“莱西速度”。人生能有几回搏,展望未来,青岛基地承载着股份公司的希望,披荆斩棘一路前行。
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